上次看完半里長城後就馬上訂了這齣的票
想想也等了好多個月啊!!

人一輩子只要作好一件事情就算功德圓滿
【屏風三部曲】
「風屏三部曲」這個系列的作品是設定有一個三流的劇團,在舞台上排練、演出所發生的故事。劇團裡的團員之間因為人際衝突,情愛糾葛、金錢糾紛等因素,總是把私人情緒搬上舞台,藉角色報復,加上演員忘詞、帶錯道具、佈景壞掉等意外接連發生,於是演出進行中狀況百出、烏龍連連。因為風屏三部曲都是以「戲中戲」的方式來呈現,利用戲裡戲外的荒謬情境來反諷人生,於是劇中所有的人名都顛倒過來,李國修變成李修國,楊麗音變成楊音麗,樊光耀變成樊耀光,屏風表演班也顛倒成「風屏劇團」。《京戲啟示錄》是繼《半里長城》、《莎姆雷特》之後「風屏三部曲」的完結篇,因為這個三流劇團揮別前兩次在舞台上慘敗的經驗,最後的告別演出在風雨飄搖中完美落幕。而這個「風屏劇團」終於成功了,但是也要解散了……
【關於京劇啟示錄】
先後發表《萬里長城》、《莎姆雷特》兩個作品的「風屏劇團」,團長李修國屢敗屢戰,堅持要推出新作《梁家班》。《梁》劇的故事靈感來自李修國那位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,從一個戲靴師傅的角度,看見四○年代梨園行衰頹的過程。雖然梁家班仍試圖重整旗鼓,改革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,但仍因時代變遷,家國動盪不安,這群欲振乏力的戲子伶人無法改變現況,只好各奔東西,梁家班也宣告解散。
李修國經由這個作品來表達對父親的追思,並在戲中扮演自己的父親,透過角色與自我對話,在真實回憶與虛構故事交雜之中,對戲劇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。不料,風屏劇團紛至沓來的人事糾葛、舞台上層出不窮的烏龍事件,讓李修國在排練中疲於奔命,心力交瘁。最後,在李修國的真情告白之下,所有團員如夢初醒,決定要在離開劇團之前,完成一個共同的心願——原來,在《梁》劇裡,梁老闆一直想改良京劇,但在劇本裡他沒有實現,他希望在《打漁殺家》裡加上一段戲:一群漁民在河面划船,兩幫人在水裡打鬥的大場面。這個夢幻的場景,竟然就在所有人齊心協力之下,在首演之夜奇蹟似的發生了……
【演員】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邱逸峰、許栢昂、宋智愛、黃浩詠、嚴藝文、王詩淳、 李日煒、林伯羽、蘇德揚、張悅珊 等真情演出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場沒有滿場
也許是許多人對京戲不會有太大興趣的關係
說真的...看上半段的時候一度混亂
有著時空交錯...等等問題
突然有一度不懂滿頭問號
但下半段漸漸了解之後再慢慢進入情境
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決定加入的海中打戰劇
舞台場景做的有模有樣
是真的有驚豔到了
大家都很用心,真的覺得花錢看舞台劇是值得的
已經預告明年4月有場喜劇,開始等著購票囉!!期待ING